为深入推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全面总结2024年重点学科工作成效,3月31日下午,在综合楼602会议室召开了黄淮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推进暨重点学科年度汇报会。校长李晓彦,副校长兰军瑞、姚汝贤、刘文富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姚汝贤主持会议。
会上,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喻淼及“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土木水利”三个硕士学位授权培育点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培育点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成效,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提出了下一步建设工作思路,充分彰显了黄淮学院在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中积极作为的奋进姿态与志在必得的坚定信念。数字经济、生物与医药、应用统计等重点学科带头人从学科方向、师资队伍、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资源、特色成果等方面分别汇报了年度建设成效,展现出各学科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校长李晓彦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为申硕工作定向领航。一是提高站位,把握申硕攻坚战略意义。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办学层次跃升的“关键一跃”,更是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必须强化“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全力攻克关键指标,将发展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二是聚焦重点,实施超常规攻坚举措。科研管理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实行“挂图作战”机制,确保关键指标全面达标;各硕士培育点要对照建设标准,实施“一点一策”精准培育方案,严把申报材料质量关;要通过专班推进、专项督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三是协同联动,构建全员攻坚责任体系。申硕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必须强化“全校一盘棋”意识。要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资金使用,强化绩效考核,打好开源节流组合拳;要加强宣传动员,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攻坚氛围。
重点学科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黄淮学院始终立足大别山革命老区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致力于打造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的特色学科集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目前,学校申硕攻坚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黄淮学院将秉持 “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精神,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特色,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筑牢坚实基础,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服务河南与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的 “时代答卷”,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壮阔征程中贡献黄淮力量、展现黄淮担当。
(撰稿:王悦迪 摄影:王振扬 初审:方前程 复审:叶亚杰 终审:喻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