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对于高校二级学院党委来说,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增强党委在学院各项工作和全体师生中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是基层党建面对的首要课题。近年来,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委通过积极探索和扎实实践,以“党建+”创新工作模式,将党建融入到学院日常工作,在强化政治引领,突出内涵建设,铸造育人品牌,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给出了生动的实践诠释并呈现可见成效,取得了党建工作和学院发展的双丰收。
党建+思政 构建大思政育人铸魂新格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学院党委坚持强化政治引领,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不断扩展“党建+思政”的内涵和外延。学院倾心打造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思政师资品牌,以黄大年精神为引导,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大学生“三下乡”、寒暑期工作营、创新创业等项目,探索实践育人路径方法。打造专业课程体系思政品牌,依托建筑学、土木工程河南省一流专业,构建“思政+通识+专业+双创”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应用型课程建设,推进“课堂革命”,并获批首批1+X(BIM)证书试点院校。打造课程思政案例库,结合专业教育发展实际,建立完善的项目式课程思政案例库,进行特色化思政教育。打造专业思政高地,获批河南省土木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
学院党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近三年党员立项省、校级党建思政课题6项,思政样板课程9门。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近三年学院共有120余篇稿件被《人民日报》《中国网》《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学院党委获评“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工第二党支部获评首批“省级样板党支部”;2022年教工第二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3年教工第二党支部获评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支部案例入编由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等组编的全国《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创新案例精选》。
党建+团建 谱写基层组织建设新篇章
党建带团建,凝聚青春力量。学院党委加强“两化一创”、“三级联创”强基引领工作,积极开展“师生联创、党建联动、样板引领、聚力赋能”活动,由国家样板支部对接学生党支部,协同创新开展工作;加强党建带群团工作,注重凝聚青年力量,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创新支部党日活动,拓展支部活动阵地。早期,建筑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第三党小组就成立了“微建筑工作室”和“拙匠书院”,学院依托“拙匠书院”成功经验,在全院范围创新推进书香党支部、书香团支部建设,开展读书工程、竞赛工程、孵化工程。
学院党委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造“五育并举”协同发展,“党建+N”“党建+团建”“团建+N”的创新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学院团委荣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建筑工程学院志愿者团队获评“河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银奖”;“拙匠乡语,筑梦青春”和“拙匠乡语筑美丽乡村,黄淮精神聚力精准脱贫”获评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防水匠道,精工雅筑”发展成就观察团获评国家级重点团队。
党建+双创 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引擎
学院党委精心谋划,发挥示范作用,打造了实践育人品牌、双创教育品牌和“黄淮建工”育人品牌。“大学生社会实践设计一课”在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直播,《专题设计Ⅰ(美丽乡村设计)》获批为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美丽乡村设计实践》《中外建筑史》等四门实践课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打造“双创”教育品牌,依托“微建筑”“装配式”等工作室为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助推计划”,其中,“微建筑”工作室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培养的学生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全国各地开设了20多家分室。学院联合建设公司、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研究中心成立“黄淮建工”育人平台,“四位一体”协同育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师双向流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
建筑工程学院师生积极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黄淮精神,不断砥砺“唯有创新,方能超越”的黄淮品格,创新创业成果丰硕。2020年8月2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考察期间,对学院学子王健乐创业成就给予充分肯定,赞其“普通人有上上智”。王健乐创立的小二郎文化传媒公司,带动了就业创业近200人,先后获得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前六强,中德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央视创业英雄汇前六强,“挑战杯”全国金奖,“创新,创业,创意”三创赛全国特等奖,“创青春”全国铜奖,中国移动百万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等三十多项荣誉。
学院教师带领学生获得全国发明创新一等奖,并转化为教学项目。学院教师指导在校生获得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项,省级创新训练计划2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全国高校大学生BIM竞赛等100余项,1个团队获评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1个项目获得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入围奖。
党建+教科研平台 构筑创新驱动新高地
党建引领科研,科研赋能党建。学院党委坚持把支部建在教学团队上、建在科研团队上,基层党支部牵头凝练形成了建筑工程智能建造、工程诊断与修复、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三个研究方向,组建了三个研究团队,建立博士工作室,凝聚先锋力量,强化人才保障。2023年4月,河南省结构力学与仿真计算国际联合实验室负责人、主持与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陈磊磊博士正式成为了入党培养对象,三年来,学院先后有4名高层次人才实现入党心愿。
学院联合王复明院士团队建立“坝道工程医院黄淮学院分院”;获批“河南省结构力学与仿真计算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绿色混凝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省级以上教科研平台。获批“河南省首批重点现代产业学院—防水材料与工程产业学院”“河南省重点支持设计学院”“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牵头成立了“黄淮学院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0余项;获全国发明创新奖一等奖2项,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2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国家专利40余项,编制技术规程近20部。
党建+乡村振兴 输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模式
建筑工程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以获批的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根基,筑牢战斗堡垒,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推进“产学研做”一体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学院党委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党的一切工作靠支部”的鲜明导向,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示范引领工作为主线,以“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河南省重点产业学院”“黄淮学院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坝道工程医院黄淮学院分院”建设为契机,打造了“产业帮扶”“科技帮扶”“智力帮扶”协同模式,在学校实践育人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出了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建筑工程学院坚持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帮扶措施,加大扶智力度,全力以赴做好帮扶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打造典型示范,当好乡村振兴模式的“设计师”“输出源”“智慧库”。围绕“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与信阳市政府联合打造了明港镇新集村,打造了遂平县红石崖村、驿城区鲁湾村、西平县水泉汪村等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新集村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和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形成以教育、旅游、文创、娱乐为一体的乡村综合振兴新模式。依托“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力服务地方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学院总结建设“拙匠书院”经验,打造典型示范,形成了服务乡村振兴新格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出样板支部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学院党委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3年9月,学院参与申报的“创新防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党建推动发展,发展检验党建。建筑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思路,进一步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内涵建设。2023年,学院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国家级一流课程、现代产业学院教科研平台建设、学生学科竞赛、考研、就业创业等方面均实现新的突破。
(撰稿:梁学杰 辛酉阳 责任审核:高纲领)